部落格
報告

檢舉:為什麼應允許匿名檢舉

分享這篇文章
檢舉:為什麼應允許匿名檢舉

成為檢舉人的成本

無論是重大違背公共利益的違法事件,或是互動有限的個人不當行為,舉報的風險都很大,影響可能持續一生。通常,提交報告的人只能因為在組織中擔任高級職務而獲得見解和訪問機密信息,而在提交報告後,他們在該職位上不再受到歡迎,有時在其他組織中也不受歡迎。是的,有舉報人保護法律和法規來避免報復,但舉報人發現自己面臨著漫長而孤獨的鬥爭,並帶來許多後果。三星前總法律顧問兼前檢察官金永哲就是一個例子,他揭露了三星的不當行為。金先生為消除韓國財閥的非法行為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此後他就在家鄉經營麵包店謀生。

檢舉人做錯了什麼?

儘管眾所周知,舉報人在提高社會透明度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實際上,舉報人或指控者在許多社會環境中普遍不受重視。在近 80% 的歐洲國家,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舉報不當行為在社會上是不可接受的。這意味著即使有人犯下了嚴重的罪行,人們也會拒絕舉報不當行為。

來自當局的阻力和內部壓力在電影《好人寥寥無幾》中得到了充分記錄,但不幸的是這不僅僅發生在電影中。諷刺的是,在許多國家,舉報人都面臨著雙重陷阱,比如在韓國,公務員有義務舉報目擊的不當行為,但又規定“對當局有害的行為會導致恥辱”,這使得舉報人很容易受到檢舉。這與愛德華·斯諾登的故事類似,他為保護隱私資訊不被國土安全部門濫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現在卻因為違反了祖國的國家安全法而成為難民。

匿名檢舉作為檢舉人保護

舉報計畫應允許匿名舉報,不僅是為了鼓勵人們舉報,也是為了保護舉報人免於可能的報復,包括被殺。當記者透露姓名時,儘管調查機構試圖保護他們的身份,但被告發現舉報人並導致報復的情況並不少見。即便如此,一般也不建議匿名舉報,因為:

  • 案件後續難以取得更多實質證據
  • 虛假指控可能使無辜者受害。

如果在初次舉報後無法聯繫到記者,就很難及時得到答复,甚至很難進行調查。然而,在當今世界,有許多方法可以透過個人設備聯繫匿名記者,以便在確保匿名的同時及時通知和更新。

雖然匿名舉報確實會增加虛假指控,但除非提供匿名,否則超過 50% 的不當行為案件不會被舉報或不會受到調查。這一點,以及任何舉報人所承擔的巨大風險,意味著為匿名舉報敞開大門是公平的。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保護舉報人?

1. 提供安全的舉報管道,安全處理機密資訊

許多公司提供各種報告管道,包括固定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網路表格和入口網站開放政策。無論記者使用哪種管道,確保資訊安全並立即解決問題都是關鍵。無論資訊是由第三方還是內部收集的,都需要保密,並且僅在需要知道的基礎上共享。當您保留舉報者的信息時,建議您在收到舉報後立即刪除或編輯姓名和任何其他敏感訊息,以確保舉報者的身分受到保護。

2. 每個場景都有清楚的報告路線

當收到個案報告時,熱線經理(例如人力資源經理或合規官員)必須根據問題有明確的報告路線。有些報告可能涉及組織中的最高職位(例如首席執行官),因此不要與任何相關人員共享案件信息,這一點至關重要。

橫幅與Speeki 標誌和Speeki AI 頭像 Nicole 拿著智慧型手機,標題為

3. 確保您的案例管理系統是可設定的

案件管理系統是調查團隊共享和追蹤文件、資訊和案件進度的有用工具。但同時,必須謹慎對待誰可以存取和查看案件資訊並限制平台使用者。理想情況下,系統可以針對每種情況進行配置。

4. 結案後刪除數據

根據GDPR 指南,案件結案後,案件資料應從系統中完全刪除,這不僅是為了資料保護,也是為了保護舉報人。如果公司保留案例資料進行審計追踪,則應刪除或編輯任何識別資訊。

分享這篇文章